卑鄙的圣人:曹操
花了三天把这本书看完,且不论文章中的故事是否属实,情节和语言有艺术加工这是无可厚非的,至少通篇看完后我对曹操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是一个血肉饱满的人。
曹操也曾像你我一样贪玩,这是历史也有记载的,《三国志》魏书: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曹瞒传》: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他也曾像你我一样在外面犯了错就去找妈妈。他被父亲赶回老家,而后用剑弄伤七叔,惊慌失措下跑到他母亲邹氏的坟头痛哭流涕。他也曾像你我一样有少年的爱情冲动......
众所周知,曹操,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一直是以白脸的形象出现的。所谓“白脸的曹操”,白脸代表的是奸臣,他的坏名声主要来自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华佗等行为,还有那句举世皆知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又进一步使他“遗臭万年”。
曹操真的这么不堪吗?我们对他的印象大部分都是来自《三国演义》,可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不是正史,而是罗贯中根据部分历史写的,是一本有浓厚主观情感色彩的小说。他以刘姓天下为正宗,贬低曹操的。其中很多情节都是演义而非史实,但是因为这本名著影响广大,加之后世的学者作家等都是以曹操当作奸诈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所以曹操的奸雄之名也就这么坐实了,而且越来越难以撇去。
其实很多人都替曹操翻案或有过公正的评述,比如鲁迅,在他的那篇名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评述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他称赞曹操“尚刑名,立法很严”,文章“通脱”,善于用人不拘小节。他还批评说“刘备之忠近于伪,诸葛之智近于妖”,明显是贬刘而拥曹派。
郭沫若有篇文章叫《为曹操翻案》,称曹操为“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在另一篇文中直言“曹操对于翻案的民族的贡献是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然而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了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志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评价曹操“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真实可信的曹操,不是圣人也不是奸贼,他只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且应该是一个好人多过坏人。
史书评述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于是大家眼睛就只盯在他的“奸”上,首先就是不对的。说他是“乱世之奸雄”,生逢乱世,如果他不够奸诈,早就被董卓等其他奸诈之人给“煎炸”了,他如何能平定天下?说他“挟天子而令诸侯”,天子是个无能的孩童,能有什么雄才大略让天下的诸侯军阀们——听命?自然需要有一个有实力有名气之人来做事,只有比敌人更奸诈才能打败敌人。
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也没人说孙子奸诈,为什么就要说曹操奸诈呢?
曹操虽出身仕宦之家,骨子里却也有一股浩然正气。在进入仕途起,他就决定了要做一个样板式的好官。不畏权贵、严格执法、直言敢谏,保境安民这些约定俗成的用来形容好官的标签全都是当时百姓给他贴上去的。另外据历史记载,公元207年,曹操亲率虎豹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击败乌桓主力骑兵。这场大胜,不仅一举消灭了盘踞北方多年的乌桓骑兵,而且震慑了北方边界,使得鲜卑等外族纷纷望风归附,其首领开始年年向朝廷纳贡。
这样一个有能力且心系天下百姓的人,在那样一个皇帝窝囊废,军阀混战的乱世,想要为百姓争取一个和平的世道,除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和话语权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说到底还是当时“家天下”的思想禁锢,只因他姓曹而不姓刘,所以大家只看他的奸诈,要不然那下一句“治世之能臣”怎么没人提及?真要那样,皇帝合该他来当才是。
但他到死也没有称帝,倒是那个宅心仁厚匡扶汉室的刘皇叔在汉中自立为王了。
曹操一生,坎坷曲折大起大落,这也造就了他多疑奸诈的复杂性格。
《卑鄙的圣人:曹操》这本书也算是为曹操正名的一本书,但此书也只是一部历史小说,不能当作正史也不能看作是传记,尤其封面上的那个“曹操去世1791年来,曹操本人最服气的曹操全传”,更是荒诞不经,这种噱头的书还被选为“公务员读史丛书”,此处过于和谐。
有一说一这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不要全信即可。
PS:提问,曹操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有时间真该去好好看看这类书
看进去了会觉得历史还挺有趣hhhh